在繁忙的医院日常中,急性肠炎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,其突发性和高发性常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困扰,如何快速识别这一病症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呢?
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腹痛、腹泻(通常为水样便)、恶心、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发热,这些症状往往在摄入不洁食物或过度劳累后加剧,值得注意的是,腹痛可能表现为全腹或特定部位的绞痛,而腹泻则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,即肛门有排便不尽的感觉。
在面对疑似急性肠炎的患者时,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,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,随后,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、粪便常规等,可进一步确认诊断,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有感染存在,而粪便检查则能发现是否有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。
治疗上,轻症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充分休息及口服补液来缓解症状,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,则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,并辅以止泻、止吐等对症治疗,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确保水电解质平衡,防止并发症如脱水、酸中毒等的发生。
预防急性肠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饭前便后洗手、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水等,对于易感人群,如儿童、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,更应加强防护措施。
急性肠炎虽常见但不容忽视,通过及时识别、科学治疗及有效预防,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健康,减少疾病带来的影响。
添加新评论